1月11日下午,第七屆青年教師“精彩一堂課”競賽決賽在廈門校區F1-302舉行。經過激烈角逐,工商管理學院教師張華、土木工程學院教師葉勇分別將文科組、理工科組一等獎收入囊中。
文科組中,體育學院教師李萍,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馬凓獲二等獎;外國語學院教師郭琦,經濟與金融學院教師蘇小慧、王燕玲,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張超獲三等獎。理工科組的二等獎由數學科學學院教師陳卓恒,機電及自動化學院教師廖水容獲得;三等獎由土木工程學院教師闞晉,機電及自動化學院教師蘇琳芬,建筑學院教師包辰,化工學院教師軒晴晴獲得。
為了讓比賽更加客觀公正,決賽的最終成績除現場成績外,還將學生民主評教、專家組隨機聽課評分等以相應的權重加入。學生民主評教采用近兩年學生對該教師網上測評成績的平均分。
獲得文科組一等獎的張華是首次參加“精彩一堂課”比賽,“一堂課既要有一定的知識深度,也要讓學生感到生動風趣,還要把握好課堂節奏,甚至包括說清楚每一個字。”他很感謝能有這樣一次機會,和更多優秀的教師們交流、學習,“這次比賽讓我體驗到了更多風格的教學方式,也更加明確了自己未來提高的方向。”
“講好這15分鐘真的要付出很多,從內容的選取到與學生的互動,從理論邏輯梳理到讓學生有清晰感官的認知,都需要在課前認真考慮,仔細規劃。”獲得理工科組一等獎的葉勇為了讓學生能更直觀地了解理論內容,自己專門動手制作了演示模型,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。他認為,上好一堂課的根本就是“一切以學生為出發點”。
文科組、理工科組的評審組長分別由來自文學院的王建設教授、機電及自動化學院的黃宜堅教授擔任。他們認為,比賽讓年輕教師有了更多相互學習的機會,對提高本科教學質量也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。
王建設對進入決賽的教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,他認為參賽老師能關注學科前沿的新動態,知識面寬、涉及面廣、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,各種題材和形式讓人耳目一新;而且大部分案例都是來自現實生活,親切生動,妙趣橫生,體現出較扎實的基本功。
“老師們整體表現都很優秀,但是如何在充實課堂內容、豐富課堂形式的基礎上,更好地把握好課堂節奏、掌控課堂時間,還需要年輕教師們去思考和努力。”黃宜堅對青年教師未來教學和參賽提出了建議。
據了解,青年教師“精彩一堂課”競賽活動旨在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,促進青年教師提高授課質量與業務水平,至今已連續舉辦七屆。本次比賽自2018年3月10日發布競賽通知開始,由各學院組織初賽,進行院級評審和選拔,并推薦優秀教師參加復賽。5月份進入復賽階段,共有來自23個學院的31名老師參加復賽,復賽采用學校教學督導組及本科教學質量專家組隨機、多次聽課評分取平均值衡量,最終14位老師脫穎而出,闖進決賽。



“精彩一堂課”競賽決賽現場
(值班編輯:孟祥龍)